《症因脉治》
医有五科∶曰脉,曰因,曰病,曰症,曰治。丹溪先生以病症为一,故以四字赅之,纂成一帙,名曰《脉因症治》。实为寿世之书,奈后代诸贤,不业是作,遂至散亡淹没,予所深惜。然谛思之,仍有难于宗行者,盖执脉寻因、寻症,一时殊费揣摩;...
医有五科∶曰脉,曰因,曰病,曰症,曰治。丹溪先生以病症为一,故以四字赅之,纂成一帙,名曰《脉因症治》。实为寿世之书,奈后代诸贤,不业是作,遂至散亡淹没,予所深惜。然谛思之,仍有难于宗行者,盖执脉寻因、寻症,一时殊费揣摩;...
世恒言∶医有十三科。科自专门,各守师说,少能相通者,其大较然也。然诸科方论,作者相继,纂辑不遗,而正体科独无其书。岂非接复之功,妙在手法;而按揣之劳,率鄙为粗工,而莫之讲欤?昔我毅皇帝因马逸伤,诸尚药以非世业莫能治,独吾...
昔上古人多寿万年,自黄帝无端而制为百草之经,毒天下后世,百病陡发,人几不获遂其生矣。然遽以不仁目其书,其书终不可废,何也?亦顾用其术者何如耳。予唯刑是职,惴惴惧远于仁术,然于古先王设刑之意,罔不竞竞。盖以刑之绳人,犹药之...
中草药药源有植物、动物和矿物,其中以植物药占绝大多数,使用也更普遍,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叫做“本草”学。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、文化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,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,所以中国人民把它你为“...
手法总论夫手法者,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,使仍复于旧也。但伤有重轻,而手法各有所宜。其痊可之迟速,及遗留生理残障与否,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,或失其宜,或未尽其法也。盖一身之骨体,既非一致,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,又各不同,...
学苑出版社组织编写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临证验案精华丛书,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。从医案角度反映老中医专家的特色经验,贵在真实可靠,能给人以启迪。其有益于中医学术水平之提高,自不待言。我的徒弟彭建中、杨连柱二君应约参与此事,先...
第一条 为保证药品的安全、有效和质量可控,规范药品注册行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(以下简称《药品管理法》)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》(以下简称《行政许可法》)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》(以下简...
此书世行久矣,诸家因革不同,今取证类本尤善者为窠模,增以寇氏《衍义》,别本中方论有异名者,取其俗称注之目录各条下,俾读者易识。如蚤休云紫河车,假苏云荆芥之类是也。图像失真者,据所尝见,皆更写之。如竹分淡、苦、堇三种,食盐...
一是编次序,先外感,次内伤,次杂病,古则取法金匮,近则以准绳医通诸家为准。一每病以主病为纲,而相类者附之,如类中附于中风门是。一六经病总名伤寒,而东南之区,真伤寒少,温病为多。内经云、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。南阳于中风伤寒...
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它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,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,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、多种流派、多种方法,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,为中国...